为什么感觉世界杯难度没有欧冠大但是含金量却是最高的?

首先,欧冠的含金量在三大杯时期其实并不比另外两个高多少,更不要说和世界杯比。至于难度,这个可以从以下几个范围看。

世界杯作为足球运动的顶级荣誉其门槛是极高的,FIFA二百零九个国家成员,每四年才有三十二个能进入这项赛事的正赛,这还是近24年才有的事。

同时,世界杯的参赛难度对于强队也不会有什么倾斜,从诞生至今的22届杯赛中,唯有巴西队保持全勤,4届冠军新科欧洲冠军意大利连续两届缺席,卫冕冠军法国参赛率仅为72%,有很多近年的强队例如葡萄牙,历史正赛参赛率连40%都不到,强队冠军队稍一不慎就悲剧,一次缺席饮恨4年。

极高的门槛造成很多名将乃至巨星由于其国家队实力羸弱,终生没有参加过世界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球员并不允许改换国家队。按照一个球员职业生涯20年计算,撇除教练、战术、场外因素,满打满算顶多只能参加6次世界杯,这还得是国家队是本洲强队的情况,以亚洲为例,顶级强队日本到本届才是历史第七次参赛,1998年之前的许多名将都没有参加过世界杯。

至于夺冠,世界杯历史上仅产生过八个世界冠军,夺冠两次以上的则只有6个,其中乌拉圭上次夺冠已经是72年前。强如5星巴西,也已经20年没有夺冠。

反观欧冠,每个赛季都有,而且是俱乐部赛事,球员如果有实力又想拿欧冠,改换门庭加入豪门就可以大大提高几率。一个球员如果有20年的职业生涯,且只在豪门球队效力,那么他大概率每年都有参加欧冠的机会。

夺冠概率方面,从02-03赛季到今天20年里,5大联赛中只有法甲没产生过冠军,英超西甲意甲德甲都有球队夺冠,当中不乏球员通过转会强队实现欧冠梦想的例子。

仅以赛制而论,世界杯由于是赛会制锦标赛,时间较短,所以采用小组赛单循环+单场淘汰赛的赛制,一支参赛队打完整个杯赛上限场数仅为7场(包括争第三名),小组赛阶段由于是单循环,大多数情况下输2场就出线无望(除非出现连环套),对于所有球队来说,4年的努力全看这两场180多分钟的表现,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到了16强阶段则更加残酷,每一场比赛必定出现一个输家一个赢家,顶多130~140分钟就完事,刺激的赛制除了考验球队的技战术水平,也是考验球队精神水平的放大器,没有留前斗后让二追三的套路,上来就是拼命。于是坊间一直有“淘汰赛才是真正的世界杯”的说法。

而欧冠的赛制是主客场制,小组赛双循环积分,淘汰赛也是主客场比分淘汰制,只有决赛是单场淘汰。一支参赛队打完整个杯赛的上限场数为13场,几乎是世界杯的2倍。同时由于来年欧冠参赛资格由联赛排名决定,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球队可根据在联赛情况调控在欧冠的投入力度,让整个规划更合理,这个做法在世界杯上是不存在的。

双循环的赛制也让球队在小战略上有回旋的空间,例如在客场进球优惠的年代先客后主可以先松后紧,客场猥琐点寻求偷分,回到主场再修正错误。

而且,欧冠的赛制一直在大变,就说最近一次大改,99-00赛季到03–04赛季,欧冠正赛是要打两轮小组赛的,这时一支球队要打进决赛需要经过17场比赛。而在24–25赛季欧冠将改制成瑞士制,小组赛更冗长。

都知道世界杯的参赛主体是国家队,而绝大多数国家队的性质是志愿+选拔的体制,除了一点可怜的奖金(和顶级联赛相比),几乎全靠荣誉感支撑队员的比赛意愿,要是某些球员不愿意参赛,国家队没有任何办法。反之,由于是选拔性质,教练组如果因为非场上原因而拒绝征召某些球员,那他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报国无门。

训练方面,国家队其实是临时性质很强的队伍,为了尽量不影响职业联赛的运作,仅能在国际比赛日或者大赛期间进行组建,非重要比赛也会对明星球员网开一面。

国家队相邻的两场比赛有可能间隔很久,球员组成翻天覆地非常常见。训练机会少,队友更迭幅度大,队员之间的默契性和对战术打法的领悟和几乎天天见面周周比赛的俱乐部无法相比,这对教练组和球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打造一套冠军阵容即使是豪强队也需要几年时间、一两次大赛,反复折腾个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无所获也不鲜见。

欧冠则是职业赛事,球员单方面拒绝上场是违约行为,巨额的工资和分润既不允许球员不职业,也提供很客观的动力让球员好好表现。在实践中,如果有某个球员实力强横,表现出色,教练可不敢逆老板们球迷们的意思将他摁在替补席中,反倒是经常看到咖位名气大于实力的球员,逼迫教练不得不用。像啥扎加洛弃用罗马里奥、雅凯不用坎通纳的做法,在俱乐部是很难想象的,毕竟天价工资的巨星放着不用任其烂掉,股东们第一个不答应。

欧洲俱乐部每年有大量的比赛要打,欧战、国内杯赛、联赛是最基本的操作,即使是保级队一年内也需要打接近40场的比赛,球队不是在训练就是在比赛,也就冬歇夏歇加起来休息2个来月,中间还时不时有商业赛事踢,球队有充分的磨合机会,就算全新建队1~2个赛季内也基本磨出来了,像国家队那种起步就几年的磨法在俱乐部是不可能的。

世界杯四年一次,门槛极高,队员更迭幅度大,还是跨洲抽签制(除了欧洲),理论上每一场都是遭遇战,抽到十几年几十年没遇过、甚至建队以来都没碰过的对手并不奇怪。就算出现阿根廷和尼日利亚这种特例,也至少相隔四年,难说熟悉。

陌生的场地(除了东道主),陌生的对手,陌生的比赛,大大减弱了硬实力的影响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精神力的影响,挨冷枪、阴沟翻船的例子多不胜数,吃一次亏下次再遇到可能是几十年后,没法长啥记性。尤其强队和卫冕冠军,全世界都把你研究透了,你在明敌在暗,除非本身实力过硬队伍新老搭配合理,否则上来很容易吃瘪,近6届赛事除了全勤队巴西幸免于难,4个卫冕冠军小组即出局就是很好的例子。

欧冠本身是洲内比赛,赛制长,场次多,主要对手朝不见晚见,有些对手甚至就是本联赛的冤家,一个赛季保底见2次,最多可以见个9次甚至10次(国内杯赛2~3次,联赛2次,欧冠见4次,国内超级杯1次)

这种频率加上队员转换阵营,主客场制,老对手老地方,偶然性和世界杯没得比,这次吃大亏可能过几年就能把场子找回来,什么伊斯坦布尔之夜和雅典之夜、五仁和七喜都是隔个2~3年就有复仇机会。反观世界杯,比方像德国被韩国淘汰这种耻辱,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有复仇机会,上一个知名挨闷棍的豪门意大利,1966年被朝鲜淘汰等了36年才迎来了半个机会打朝鲜的兄弟韩国,结果又挨一次黑棍。

综合门槛、赛制、队内、对手四个维度,世界杯的难度远超欧冠,场上球员的投入程度也绝非欧冠可比,那些因为在世界杯赛场失利落泪崩溃的球星们的反应是相当真实的,因为一次失利可能就是终身抱憾。叫某个带伤巨星冒着职业生涯报废的危险打封闭参加欧冠大概率他不会答应,但面对世界杯那是几乎届届都有的事。

不过话分两头,如果从纯技术性来看,欧冠由于队员默契更好,强队多,比赛比世界杯会更流畅更赏心悦目那到肉眼可见。不过精彩性激烈性还是不能和世界杯相提并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